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:一点小事就发火,一句玩笑就能被刺痛?他们不是坏脾气,而是被情绪“绑架”的人。
心理学上,这种现象叫做“情绪调节困难”。
首先,他们的情绪阈值更低。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“情绪阀门”,当压力、疲惫、焦虑累积时,这个阀门会越来越窄,一点刺激就可能引发爆发。
比如,长期被忽视的人,对“被轻视”的感受会特别敏感;童年缺乏安全感的人,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“过度反应”。
其次,他们缺乏情绪觉察力。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在生什么气。明明是对工作的不满,却把怒气撒在家人身上。学会“辨认情绪”是第一步:
不是“我生气了”,而是“我现在感到被忽略、被否定”。一旦你能用语言命名情绪,你就开始掌控它。

第三,长期的精神消耗让人更易情绪化。睡眠不足、饮食失衡、社交焦虑——这些都会削弱情绪控制能力。想让自己“脾气变好”,从休息好开始。
最后要记住:情绪化不是原罪,而是求助的信号。
当你能看见情绪背后的恐惧、需求与委屈,你就能学会温柔地理解自己。
真正的成熟,不是没有情绪,而是知道情绪该去哪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weike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dxinli.com/post/63348.html